-
-
国学培训班:管理之道
-
发布时间:2025-05-22 人气:109
-
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曹操这个人做人很大气,也很有政治魄力。 一生提倡唯才是举,又挟天子以令诸侯,当时好多读书人和武将以来曹营为荣耀的事,不过刘备手下的人马很少被劝降的。那么,曹操为何无法收降刘备的部下?
刘备他们有理想。
刘备擅长攻心战。
刘备注重选拔人才。
刘备他们能够同甘共苦。
刘备善于看人,有鉴别人才的本领。
为何管理技能点全满的刘备无法击败曹操呢?其实,武汉国学班从现代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曹操堪称企业管理大师。那么曹丞相的企业管理之道有哪些呢?
知人善任,唯才所宜
国学班分析知人善任包括三个内容:一是知道哪些人是人才;二是知道这些人是哪方面的人才,或者哪种类型的人才;三是知道把这些人放在什么位置上最合适。知人善任,第一是知人,第二是善任。
而善任就是要唯才所宜。蔡瑁本属于孙吴阵营,但曹操在攻取荆州后仍任命为水师都督。因为在曹操的眼里,蔡瑁虽是小人,但仍是训练水军的不二人选。有了水师训练经验丰富的蔡瑁,曹操举百万大军攻取东吴便可以如履平地。
推诚取信,用人不疑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武汉大学国学班指出对于曹操而言,他所处的环境是特殊的,他身处乱世,乱世的特点是人心浮动,人际关系紧张,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和诚意;而且曹操阵营复杂,里面有原东汉王朝的官员,有曹操自己带出来的,也有其他阵营里投靠、投降曹操的,这些人之间相互猜疑。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对于曹操来讲,信任和诚意显得格外地重要。
曹操在对待人才上能够量才而用,并以相互信任架起了与人才沟通的最佳桥梁,因此曹操手下人才的能力得到了最大的发挥。所以曹操往往在失败的边缘能够与众将领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尤其是在一个尔虞我诈的乱世,这更显出了曹操的诚意与宽容。官渡之战,许攸夜投曹操便是很好的一个例子。
令行禁止,赏罚分明
曹操治军是很严的,多次下达和颁布各种命令,要求严明军纪。而且曹操还能够做到以身作则,“割发代刑”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证。曹操罚得重,赏得也不含糊。曹操如果要奖赏部下,一定是这个人立下了赫赫的功劳;而且曹操的奖励一定十分到位,就是给的奖励一定超出对方希望的那个份额,在奖励的时候他考虑得非常周到。
曹操作为一个统帅,他有一个过人之处,就是从来不和部下争风头、争面子、抢功劳,他所有的功劳都归于部下;他的奖励也绝不走过场,一定让受到奖励的人实实在在地得到好处。赤壁之战大败而归,曹操并没有将责任抛给下属,而是深刻反思自己,承认自己的错误。此举迅速把混乱的军心稳定下来。
虚怀若谷,见贤思齐
曹操不和部下争风头、争面子、抢功劳,而且部下给他提意见,如果他没有采纳,犯了错误他一定检讨,他一定把过错都揽到自己身上。
虚心纳谏是吸引人才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为对一个人才来讲他固然希望通过自己的勤劳、智慧换取他应得的报酬,但是他更希望自己能够施展才华。
曹操用人之道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曹操作为一个好老板,是非常会用人的,他十分清楚“争天下必先争人”。可是身处乱世,老板选择人才,人才也选择老板,因此争取人才必须先征服人才的心。
“以功归人,以奖励人”“以法治人,以宽容人”“以理服人,以信取人”“以诚待人,以情感人”。管理者要注重发挥人才的长处和优势,合理使用、培育人才和留住人才,形成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环境和文化。这不仅是企业管理者的一项管理职能,更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企业只有发现和培养具有潜能的人才,根据人才的类型不同,给予区别对待,将人才放到最适合的地方,才能有效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需要提醒管理者注意的是,你所需要的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人,但一定是最适合的人。因为“岗位需要”而使用人才,所以“优秀”的人未必是最能满足岗位需要的人选,在这种意义上,合适比优秀更重要。
-
上一篇:武大EMBA: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下一篇:国学培训班:鬼谷子与企业管理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