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武汉大学国学培训班:优秀企业家的人生四点
-
发布时间:2024-12-16 人气:134
-
梁晓声曾说,文化可以用四句话表达:“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其实,这四句话用来形容企业家也很恰当,武汉大学国学培训班指出企业家虽然以利起家,无利不商,但其背后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因此比起“老板”这一称呼,企业家显得严肃、让人尊重,但并非每位企业家都有这种自觉性。
要想做一位优秀且受人尊敬的企业家,就要向这四句话靠拢。
1、植根于内心的修养
植根于内心深处的修养应该是什么样的?一般情况下是指为人处世的态度,即谦和有礼,虚怀若谷,用现在词语来来概括就是:情商高。
时刻将修养放在心里并且践行的,我想到了主持人汪涵,面对别人的故意刁难他不恼怒,始终保持着淡定地微笑,而后再机智地用语言推开它。
有一次某个嘉宾问汪涵:“你觉得,何炅与你谁才是湖南电视台的一哥?”
这是个引战的问题,回答稍有不慎,就容易挑拨二者之间的关系,汪涵笑道:“湖南卫视的一哥当然是何老师。何老师和我同年同月,我呢,就比他大了几天,所以何老师是一哥。而我比何老师大几天,我当然就是大哥了。”
在这段话语里,汪涵主动的肯定何老师的地位与成就,再巧借年龄之名说自己是“大哥”,我看到是一位谦和有礼,不在乎虚名而又不卑不亢的汪涵。
武汉国学培训班认为修养并不体现在一个人的着装打扮如何,就像靳羽西女士所说:“中国从来不缺少聪明的人,但缺少真正的绅士。他们以为做一个绅士只要学习西方的习惯就可以了,比如吸雪茄烟、喝红酒...把皮毛当精髓。外表可以很像绅士,但却没有绅士该有的气质和风度。”
所谓相由心生,即使外表整饬得再像一个有修养的绅士,但是缺乏真正的修养也是金玉其外而已,反之真正具有修养的企业家,懂得尊重他人,情绪内敛而处事从容不惊,具有自身的人格魅力。
2、无需提醒的自觉
优秀的企业家是高度自觉的人,做什么从来不需要别人去喊,行动力是一般人的几倍。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给自己立目标,并且发誓短期内一定要完成,不过十之八九都是无疾而终,这就是我们与企业家的最显着的区别,可能修养我们平时多多注意就好,但是自觉性就需要一个人的意志与坚持行事了。
武汉大学国学班讲到就拿闻鸡起舞来说,但凡鸡鸣他们便会起来练武,高度的自觉已经让他们养成一种练武的习惯,这亦是他们后来成功的重要因素。
李嘉诚说自己每天要拿出一部分时间阅读,他就算在忙,也会按时拿起书本。
正是这种说做就做的自觉性让他们有着异于常人的行动力,对个人时间的支配达到顶点,一般人还沉浸于享受的时候,他们的自觉已经将别人甩开一大截。
3、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
归根结底,商人还是在于“逐利”,但优秀的企业家应该以顾客为中心,在社会的契约精神下开展的经营。
这一过程中,企业家也应该承担着企业在社会上应有的责任与贡献,以社会公德约束自身,以责任心约束自己,诚信经营,保证产品的质量,在大众心目中留下好的形象。
不过这点大多数企业家做的并不够,在中国经济大爆发的这些年,他们沉浸在逐利的欲望里,个人良知与公德心弱化的可怕,从爆发的三鹿奶粉事件以来,之后的“地沟油”、“黑心店”、再到最近的幼儿疫苗事件,这些事件频频被爆,让国人对本土企业逐步失去信任。
商人赚钱自由是没错,但自身缺少道德与良知的约束,只会让顾客失望,随着这些事件频发,企业家也应该警醒,唤醒自己的良知。
子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君子赚钱也要有原则,外在的原则在于法律,内在的原则就是个人的道德,企业家唯有在合适的范围内去做经营,才能获取问心无愧之财。
4
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从惯于讲究实用主义的中国来说,企业家最初发现问题进行改善以后,从推广到市场,到真正解决顾客的需求问题,一开始秉持的想法并非盈利,这也是上个世纪国有产品好货频出的原因。
为顾客解决问题,这是上个世纪企业家创业的初心,但是始终易得,初心难守,在享受到经营带来巨额利润的同时,企业家坚守本心,便是一种为顾客着想的善良。
同时,优秀企业家的钱财取之于民,取之于社会,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回报于民,贡献给社会。
诸如邵氏电影的邵逸夫就一直在做公益事业,曾经为国内多所大学捐赠资金修建教学楼,支持学校事业的发展。
曾经有人说,邵逸夫是出了名的“吝啬”,他之所以这么乐善好施,还是因为自己三哥的去世,令他感慨到钱财只是身外之物,所以才将钱财拿来做公益事业。
不管其出于什么目的,单单做公益事业便值得让人尊敬。
当然,这也并非说企业家就一定要拿出自身钱财贡献给社会才算善,国学培训班认为只要企业家有一种为他人着想的善,对外能够站在顾客的角度考虑问题,对内能够站在下属的角度去思考。不仅是德才兼备的企业家,也是一位与人为善的好领导。
-
上一篇:老板培训班:老板应该是布局者,而不是做事者
下一篇:武汉大学总裁班:创业型公司五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