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武汉企业管理培训:组织视角的企业治理目标
发布时间:2024-01-25 人气:121
  
  股东对企业治理的目标是既能保本又能保持长期地获得股利,即保值增值;雇员的治理目标是能获得满意报酬,且不失业;武汉大学总裁班指出供应商的治理目标是该企业能以高价更多地采购其商品与服务;顾客的治理目标是能以更低的价格从企业获得更好的商品与服务;竞争对手的治理目标是该企业破产清算,减少竞争;国家治理企业的目标是增加税收、多创造财富,促进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在如此多的目标中,企业治理的目标究竟是什么?本文将从企业的本质特点进行分析。
  
  一、企业是自组织,企业治理目标首先是企业自身的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
  
  德国理论物理学家H.Haken认为,从组织的进化形式来看,可以把组织分为他组织和自组织。如果一个系统靠外部指令而形成组织,就是他组织;如果不存在外部指令,系统按照相互默契的某种规则,各尽其责而又协调地自动形成有序结构,就是自组织。一个系统自组织功能越强,其保持和产生新功能的能力也就越强。他组织的存亡完全依赖于外界的指令,与他组织不同,自组织具有生命周期,有生有死。自组织的生命依赖于自身的生存能力,依赖于内部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及对外部环境的反应。
  
  从表面看,创业者以盈利为目的组织资本与劳动力成立企业,企业似乎是他组织,他组织观点把企业孤立地看成是资本、劳动力的物化集合,把参与交易的人拒之于外,当成系统外的支配因素。武汉大学总裁培训班指出从本质上看,企业是一个自组织,是人们为实现共同目标而结合起来的集体,是以盈利为目的从事生产经营的经济组织。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经济关系是交易,最初的交易简单、偶然,完全可以在市场中完成,当交易发展到异常频繁、复杂时,便产生了一种组织形式——企业,企业是否出现,企业的边界有多大,取决于这种组织形式所产生的交易成本的高低。当其高于市场方式的交易成本时,则将外化于企业,采取市场的方式,反之,则将一体化。武汉老板培训班从企业的性质看,企业的产生、存在并非外在力量的指令,而是交易特性的选择,是交易多方按照降低交易成本的原则,各尽其责、相互协调地自动形成的有序结构。企业明显地具有自组织典型特点。企业是一个开放系统,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更新要素资源、提供商品与服务。企业内各利益主体间的竞争、激励体现了企业的非平衡性。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关系复杂交错,既冲突又协同地以非线性方式相互作用。
  
  作为自组织的企业,治理的主体就是企业自身,治理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宗旨是把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放在首位,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不断增加企业财富,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化。
  
  二、企业治理的人格化目标是股东与雇员的利益
  
  武汉企业高管培训讲到企业是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目标,互相协作而成的集体,是人们为实现其经济利益而互相协作的经济组织。作为自组织的企业通过企业治理实现其价值最大化,最终将体现到“人”的经济利益上。企业有很多相关者,有债权人、股东、雇员、供应商、消费者、政府管理者等等,在这些“人”中,哪些才是企业治理要维护的对象?企业治理的目标是自身价值最大化,因此,企业治理要维护的对象必须是企业内部的“人”,必须与企业休戚与共,与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具有高度正向相关性。
  
  1.股东与雇员是企业的内部“人”
  
  武汉总裁班指出属于企业内部的人才能成为企业的主人,“外人”当然不是企业的主人。企业内外的区分在于企业的本质属性。企业是为节约交易成本而采取的一种组织形式。在市场交易中,各主体以价格为唯一的交易协调方式,当寻找价格的成本很高时,各主体就会采取企业的方式将交易内部化,采取权威、协作等更综合的协调方式。因此,企业内部的“人”采取权威等综合方式来协调交易,外部“人”采取价格为协调交易方式。股东、雇员与企业之间采取了价格、权威等综合协调方式。债权人、供应商、消费者与企业间仅以价格为协调机制。政府管理者与企业间不以价格为协调方式,而是以法律、法规、制度等权威方式来协调。但是,政府的这些法律法规不是仅针对一个企业,而是适用于所有的企业。政府管理者的存在是企业生存的必然环境。站在国家的层面,政府管理者和企业之间采取权威协调机制,不是以价格为协调机制,两者均属国家内部。但站在企业的角度,政府管理者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外生变量。社区与企业之间本不存在必要的交易,其中部分交易类似于政府管理者,部分交易与供应商、消费者类似,因此,社区不属于企业内部。
  
  2.股东和雇员在动机和行为能力上与企业价值最大化高度相关
  
  只有当与企业的收益、风险高度一致时,才有动机关注企业的价值,关注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同时,只有在有行为能力时,才能有效促进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在众多与企业相联系的个体中,与企业间的利益关系各不相同,参与企业管理的程度不同,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力也不同。
  
  股东:具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在扣除成本费用、税金后的净利中分享收益。当企业经营失败破产时,要承担以股本为限的有限损失。股东收益不确定,随企业的净利变化而变化。最大损失是确定的,以股本为限。股东没有参与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权力,但具有决定公司经营战略、选聘管理层等权力,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参与度较高。
  
  雇员:收益主要由几方面构成,固定薪酬、绩效薪酬、年终奖、期权、福利待遇。其中固定薪酬一般按月固定先于税金、股利发放。绩效薪酬、年终奖、期权、福利待遇一般根据企业经营情况,结合员工本身工作情况考核发放。当企业破产时,雇员将面临失业的风险。除维持基本生活的固定薪酬外,雇员的收益不确定,随企业经营的好坏而变化。雇员面临的风险较大,因为社会化的分工使雇员成为社会化大生产机器的一颗螺丝钉,必须在其适用的环境下才能发挥作用,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使得员工将所有精力都用于企业,无暇关注其他行业的专业知识、技能。当雇员进入企业后将培养起企业专用的业务技能、工作经验以及企业特有的文化,这些都是雇员的专项投资,其劳动力成为一项专用性资产,一旦脱离企业,这些专用性资产价值将会贬值,尤其是当今快速变化的社会。雇员的工作直接形成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度最高。
  
  债权人、供应商:他们一般与企业签订具有明确价格的合同,其收益固定,不随企业的经营好坏而变化。企业经营不佳,破产清算,债权人则会面临不能收回本金或供货款的风险,但先于股东清算,供应商面临流失客户的损失,风险小于股东。债权人、供应商一般没有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力。
  
  消费者:企业经营好,则提供商品、服务的品种更多、质量更好。企业经营不善,消费者获得的服务会受到影响,但消费者也可以选择其他企业或其他替代品。消费者也没有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力。
  
  政府管理者:通过制定法律法规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企业价值最大化时,总体社会经济价值增大,给政府的税收增加。当企业经营不善面临破产风险时,政府管理者面临税收减少,失业人员增加,引起社会动荡的风险。但在国家层面,单个企业的分量较轻,直接影响较小。政府管理者具有监督企业依法合规经营的权力,但无参与经营管理的权力。
  
  社区人员:一般社区人员都会从所在社区企业中获得一些直接福利,也有搭便车的机会,享受企业带来的好处。因此,社区人员同样关心企业经营的好坏,但这只是社区人员的额外福利,并不是其根本利益,其关注度不高。社区人员没有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力。
  
  竞争对手:企业竞争对手既有下游行业的同业竞争和替代竞争,也有上游行业的采购竞争对手。作为竞争对手,存在一定程度的协同作用,如共拓市场,增加市场对本行业的认知度,但不愿更多地看到对手的发展壮大。
  
  从上表对比中看出,股东和雇员有别于其他个体,他们隶属于自组织的企业内部,由于与企业的利益一致,又能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因此,既有动机又有行为能力去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必然也是实现股东和雇员的价值最大化。
  
  三、对股东至上理论的批判
  
  股东至上理论认为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企业的财产是由他们投入的资本形成的,他们承担了企业的剩余风险,理所应当享有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
  
  股东至上论的理论基础是委托代理理论,强调资本雇佣劳动,股东利益至高无上,劳动者处于被动地位,只能从属于资本。另一个理论基础是不完全契约理论,由于人们的有限理性、信息的不完全性及交易事项的不确定性, 使得明确所有特殊权力的成本很高, 不可能拟定完全契约, 不完全契约成为必然和常态。
  
  股东至上论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在工业时代,物质资本更具稀缺性和专用性,人力资本相对充足,体现出物质资本的重要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的作用越来越大,与物质资本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在有些企业,人力资本的作用甚至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在企业中,真正创造价值的是劳动者,如果过于强调物质资本所有者的权益,将会增加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之间的对立冲突,容易造成劳动者的道德风险,降低企业经营效率。
  
  四、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批判
  
  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是指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为综合平衡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要求进行的管理活动。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些主体的利益。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企业员工、债权人、供应商、零售商、消费者、竞争者、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社会活动团体、媒体等。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一个是契约理论,企业是所有相关利益方之间的一系列多边契约,公司有多个利益相关者, 公司的目标不是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 而是满足多方利益相关者的不同需求, 公司决策是多个利益相关者合力的结果。而股东中心理论忽略了包括政府在内的许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把问题想得过于简单。另一个理论基础是风险承担理论。按照风险承担理论,股东将会以其股本额承担有限责任,但当企业处于不同经营状态,企业参与者也会承担相应的风险。股东有可能因承担有限责任而不顾风险,采取激进措施,但若风险降临,承担风险的却不只是股东。有的企业负债率百分之九十以上,一旦出现经营问题,股东赔了自己的股本也不够支付债务,债权人承担的损失可能超过股东的损失。
  
  利益相关者理论将所有与企业相关的个体都作为企业治理的保护对象,目标过于泛滥等同于没有目标,如果所有相关者的利益都要保护,那就没有真正能保护的利益,结果是谁的利益也保护不了。
  
  利益相关者理论没有认识到企业是一个自组织,一个自负盈亏的独立经济实体。不是站在企业的角度来审视企业的治理,而是把企业看成社会网络中的一个服务点,认为企业治理的目标不是自身价值的最大化,而是所有企业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利益相关者理论更是站在社会、国家的角度来看待企业的治理,更像是计划经济时代不能自主经营、不需要自负盈亏的企业。

上一篇:​总裁研修培训班:企业战略管理三大阶段

下一篇:​学习湖北总裁班的成功人士都经历过什么?

免费试听申请
/ 留下您的联系信息,我们会有专业课程顾问与您联系,一对一为您详细介绍相关课程和服务,帮您更高效的解决管理难题 /
您的姓名
*
公司名称
联系电话
*
您的职务
武大总裁班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