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武大国学班:放下焦虑,用心做事
发布时间:2025-05-22 人气:116
    王阳明短短五十多年的生命历程中,既有思想建树,也有事功表现,他在书法、诗词、散文、哲学、军事、政治、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如果一个人能获得王阳明某个方面一半的成就,也很了不起。
  
  今天的人们看上去忙忙碌碌,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都时刻得不到休息,以至于许多人都迷失了自己,丧失了自我。
  
  现代人无时无刻不处于一种焦虑、急躁、浮泛、灼热的状态之中,哪怕是有了闲暇时间,也要么不知道如何有效地支配,要么处于心绪烦乱、无所适从之中。
  
  王阳明所做的事比我们多多了,却始终不忘修心养性,而且终日保持着一种悠然自在的心态,他的这种生活艺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这个也就是国学培训班真正需要学到的智慧。
  
  -01-有事专注于事专注于事,实际就是专注于心。
  
  一个人要想在工作中轻松高效地处理繁杂事务,不仅要养成一次只做一件事的习惯,还要有意识地训练一种高度的专注力,那就是:当他手上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心里就只有这件事,仿佛世界上也只剩这件事。
  
  要有这种专注力,就要锻炼自己的心,然而平常我们的心散漫惯了,突然叫它集中起来,它就像猴子那样好动,古人称之为“心猿”。
  
  王阳明举例说:“今人于吃饭时,虽然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宁,只缘此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
  
  现在有人在吃饭的时候,就眼前吃饭这一件事,他的心仍然不安宁,就是因为心散漫忙碌惯了,所以哪怕做一件小事,心也收不住。
  
  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做事就是用心。
  
  有事的时候,心着于事务,即心事相合,即心之所之,专注于某一事物而不分心旁骛,王阳明做了一个很好的比喻,“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王阳明又说,“人需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人在实践中,几经磨炼就有了定力,有定力才能处变不惊。
  
  康有为说:“言心学者必能成事,而且是大事。”
  
  武汉大学国学培训班在学习王阳明心学总结出心学是讲事功的学问,不是用来纸上谈兵的,由于心学博大精深,所以深悟心学的人能成大事。
  
  -02-无事存心养性在王阳明那里,心、性、天理、良知都是一个东西。
  
  他曾经给门人讲了一位禅师的故事。这位禅师遇到弟子提问,就举起手中的拂尘作为回答。
  
  有一天弟子把拂尘藏起来,又当面提问,想为难老师。禅师找不到拂尘,就直接把手举起来。
  
  王阳明说,我的良知概念就是这个拂尘,别看我天天给你们举,其实它根本不重要。
  
  从那以后,如果遇到门人弟子喜欢请教心、性、天理、良知这些概念之类的问题,王阳明便会开玩笑地说,我那柄拂尘在哪里啊?
  
  知识传授根本不等于体验形成,所以王阳明坚决反对只在书本文字上讨论问题,认为那不过是“口耳之学”。
  
  他的讲学过程就是帮助弟子们一个个“致良知”,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判断是非,做出选择。
  
  在武大国学培训班学习存心养性,简单的说就是加强自我修养。加强自我修养,存心养性,其实是为了致良知,发现良知。
  
  存心养性,归根结底是让自己做好一个人,一个真正认识自己心性的成熟的人。
  
  王阳明说:“事物之来,但尽吾心之良知以应之。”
  
  虽然不管有事无事,都要做存心养性的工夫,但是只有在无事的时候多多“存心养性”,致良知,才能在有事的时候充分地“事上磨炼”。

上一篇:武汉国学培训班:王阳明心学4大惊人智慧

下一篇:​武汉国学培训班:《金刚经》是超越宗教的大智慧

免费试听申请
/ 留下您的联系信息,我们会有专业课程顾问与您联系,一对一为您详细介绍相关课程和服务,帮您更高效的解决管理难题 /
您的姓名
*
公司名称
联系电话
*
您的职务
武大总裁班在线咨询